趣味识字,摆脱枯燥
《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陈翠华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识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低年级小学生唯有扎实的掌握汉字,才能为今后的阅读、写作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由于低年级的孩子性格不够沉稳,喜玩好动,自控力差,难以在中规中矩的识字教学中踏踏实实的学习,因此,在识字教学时,老师要保持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新颖,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活力,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时,为了扫除阅读障碍,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上。如何才能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呢,我采取了一些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直观感受
教学片段:
师:(出示“扇”这个字)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扇”,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够猜出来,最早的那把扇子是用什么做的?
生:羽毛(出示图片:羽扇)
师:(出示“扇”的甲骨文,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理解“扇”的本义)
师:(出示古时候的大门,左右各一扇,动画演示大门打开的过程)
“扇”的上面是一个“户”字头,它的本意是门。门一开一合就像鸟的翅膀那样可以一开一合。
在图片和动画的帮助下,结合情景的释义,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扇”的意思,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说一“扇”门,学生不仅识记了字音字形,还理解了字义。
二.拓展生活,启发共鸣
教学片段:
师:“耷拉”是什么意思呢?看着图猜一猜。(出示两张图片)
生:耷拉就是头向下的意思。
师:同学们,那你们看看这个小宝宝是耷拉着什么?
生:耷拉着脑袋。
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耷拉着脑袋?
生:昏昏欲睡的时候,我们会耷拉着脑袋。
生:妈妈批评我的时候,我会耷拉着脑袋。
生:接力赛输了,我们都是耷拉着脑袋的。
......
趣味识字教学也可以与低年级孩子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共鸣。在教学“耷拉”一词时,我出示的图片就是小宝宝歪着脑袋睡觉的样子,学生看到图片立马模仿起来,小脑袋往旁边一歪,低垂下来。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孩子很快就掌握了这个词语的意思。除了理解词语的意思,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能够正确使用这个词语。如何正确使用这个词语,就要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经历。这样的识字教学才是落到了实处。
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语文情境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使汉字能够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表象,能够做到看形、读音、思义并加以运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