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当老师》读书笔记(2)(陈翠华)
发布时间:2023-05-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翠华

《我怎样当老师》读书笔记(2)

摘抄:

1. 我如果当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为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

2. 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

3. 我决不教小朋友像和尚念经一样,把各科课文齐声合唱。这样唱的时候,完全失掉语言之自然,只成为发声部分的机械运动,与理解和感受很少关系。

4. 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有什么权利损失他们的自尊心呢?并且,当我打他们的时候,我的面目一定显得很难看,我的举动一定显得很粗暴,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嫌得可厌。  

 

反思:

小学生都还是稚嫩的孩童,他们走进校园,离开父母,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有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引起老师的关注,有的孩子则通过调皮捣蛋惹事引起同学和老师的关注。每次接手一个新班级,都会遇到一两个特别调皮的孩子,我的应对方式一直太简单,要么惩罚,要么漠视。我没有去用心了解孩子调皮捣蛋背后的原因,也没有与孩子有过深度的沟通。我想每次发脾气的时候,我也是面目狰狞,惹人讨厌吧。作为一个低年级的老师,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见到教育者可怕的一面,实在是一种失责。

除了是班主任,我还是一名语文老师。语文教学工作重点就是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早读课上一般就是全班齐读课文,其实齐读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孩子们的脱音比较严重,听起来的确就像唱课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完全失掉语言之自然,只成为发声部分的机械运动。”早读课齐诵的本意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朗读中来,自由朗读总有学生不读、做小动作,浪费大好时光。我想跟着读一读,总可以记到一些内容,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吧。但是课堂上我主要是通过理解和感受来指导朗读,让孩子们有感情朗读,不提倡过多的齐读,一般都是指名读或者小组读。早读课上的齐读,我也尽量多指导,读得不好就反复读,在我每天的坚持引导下,孩子们齐读的节奏感已经好了很多。通过齐读,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朗诵的魅力。我认为齐读也有一定的好处。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