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一书指出,新课程实验全面铺开,低年级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加大了学生的识字量识字。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课堂的学习行为很陌生,对大识字量的语文课堂来说,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不产生畏难厌恶的情绪尤为重要。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产生较高的课堂效率让学生会认会读更多的字,如何缩短学生的学习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合作学习将是一种较好的办法。集结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进行合作学习,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识字的效率发挥,优生的引领作用小组成员互教互帮,使得能力弱的学生得到更多巩固学习的机会。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开篇便指出了“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这提示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而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只有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能从同伴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并感受合作共事和分享成果的愉快。
了解识字基础把握合作的起点识字教学中的合作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得提高识字的效率,因此从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出发适当调整教学的重点,有助于提高合作的实效性。例如:教到《乌鸦喝水》一课时,我让学生对着蓝色通道内生字自己认读后发现“乌、石、办、法”四个字多数人都认识,“喝、渴”的区分依旧是认读的难点,我就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调整。
合作学习的重点放在个别生字上避免了平均用力,花费宝贵的时间。以《乌鸦喝水》为例按惯例进行合作学习分析,“优势互补”合作小组中个人的识字起点不一,基础好的学生识字量大,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很少,从每个人的认知起点出发合作学习时充分的发挥“优势互补”的功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将自己识字的好办法教给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在教的同时又一次深化了对字的认识,而基础差的学生也在这些好办法的指引下初步认识了生字。还是以《乌鸦喝水》为例,基础好的学生认识了9个生字中的7-9个,那他就可以把自己认识这些字的办法教给同组同学,让他们能更快地掌握生字的字形。方法多而且在基础好的学生的启发带动下也能引起部分学生的认知记忆,找出和已有知识的嫁接点学会这些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