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丽华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她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事迹,也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中。
这位特殊的舞者出生于湖北宜昌,2岁时双耳失聪,5岁时又失去了语言能力,从此她便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她对舞蹈产生了兴趣,这样用美妙的肢体动作代替话语来向外界进行表达,成了她人生中一束光。不屈、努力的她,顺利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一直默默从事着热爱的舞蹈事业。
直到邰丽华于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上领舞《千手观音》震撼世界,并登上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她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看着这段舞蹈中错落有致的动作、充满节奏感的律动以及堪称完美的走位,我不禁思考:对于聋哑人来说,要练成这支难度系数极高的舞,是何等的困难?她们怎么感知节拍?怎么培养默契度?又要怎么高效沟通?一连串的问题下,我对她们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人们都忌讳“残缺”,有“残缺”的人总是被定义为弱者,接受着社会各界多一分的同情与关怀,或许这并不是他们最渴望了,他们渴望用常人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去证明身体上的残缺无法将自己打败,反而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份独特的“美”。
反观我们,首先应该为自己拥有健全的身体而倍感珍惜。再者,我们这个年纪要面对的压力基本就是来自于学习上,况且在我看来,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已经是未来学习生涯中最小的了,我们更应该把它视作向上的动力,之前的懈怠和抱怨,回想起来实在是有些愧疚。谈及我在生活上的一些小挫折,例如被家人误会、与好友闹矛盾、乐器比赛落榜等等,我当时为此哭得天昏地暗,现在看来都不值一提,甚至反思到要学会处理与家人的关系、与好友多和善沟通、加倍努力练习乐器。因为邰丽华阿姨教会了我在逆境中坚强隐忍,默默努力。我们都坚信,凡是不能将我打倒的,最终都会是我变得更强!
上帝在她耳边砌了一道隔音墙,可她以梦为马,以坚毅为利刃,冲破了这道墙。她是一朵静默盛开的花,无声,却有着雷霆万钧般生命的张力,影响着千千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