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素养视域下乡村小学英语分级阅读课程化研究》
课题组工作计划
(2023.2-2023.6)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案,遵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的二级阅读目标,通过小学英语分级阅读资源的重视与开发利用,找到与现行教材的契合点,并补充适合他们的认知发展需求、语言发展水平、题材与体裁丰富的分级读物。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视野,丰润体验,启迪思维,形成有效阅读策略,不断积淀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寻乡村小学开展英语分级阅读的价值意义,进行分级阅读资源开发
与运用的实践与探索,形成我校英语学科的教学特色。
(2)通过研究,以新课标为引领,以阅读素养为理论指导框架,建构校本特色的分级
阅读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
(3)通过研究,探索形成乡村小学分级阅课程实施的多元路径和指导策略。
(4)通过研究,以新课标育人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策略,积淀阅
读素养,树立国际视野,为终身阅读打下基础。
(5)通过研究,提升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三、实践与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2.参加线上线下经典课例观摩活动,提高课题组成员教学水平。
3.明确本段阶的研究重点。
本阶段研究重点
(1)继续构建分级绘本资源库。
(2)将分级阅读与主教材融合,各备课组分析、结合教材选择绘本尝试绘本教学实践。
(3)继续开展相关分级课内课外阅读活动。
4.开展观摩研讨课,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研讨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本学期除了常规性的研讨课外,还有市区级课题专题研讨活动。如课题组展示课、市区调研课、林南小学阅读课题交流课等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5.开展课外分级阅读实施的策略研究。
开展课内外分级阅读课程实施的研究。课内通过课例探究,完成典型课型的建模;
课外通过项目化、活动化实施,打造“双减背景下”多元阅读活动阵地。通过“社团研究所”、“摘星作业阅读研究所”,“市测阅读研究所”等项目化活动继续探索并丰富阅读课程。本学期将继续进行三至六年级各类阅读相关竞赛和活动,并开展一系列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促进,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6.根据前期学校绘本阅读课题研究的成果,继完善进行三至六整个分级阅读课程体系。
四、活动安排
二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工作计划;(负责人:朱轶倩)
2.筹备市区调研课;(负责人:蒋怡静)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相关理论学习;(负责人:朱轶倩)
4.组织参加线上线下绘本阅读研讨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三月
1.组织参加线上线下绘本阅读研讨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2.校级公开课暨课题组交流研讨课;(负责人:蒋怡静)
3.筹备市区调研课;(负责人:朱轶倩)
4.组建四年级“摘星作业阅读研究所”;(负责人:蒋怡静)
5.组织阅读“双减”背景下可视化英语绘本阅读作业创意设计大赛;(负责人:蒋怡静)
6.林南小学校际课题交流活动。(负责人:朱轶倩)
四月
1.组织参加线上线下阅读教学研讨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2.参加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外语阅读类课题交流展示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3.校级公开课暨课题组交流研讨课;(负责人:朱轶倩)
4.林南小学校际课题交流活动;(负责人:朱轶倩)
5.开展四年级“摘星作业阅读研究所”研讨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6.组建四年级“市测阅读研究所”,筹备市测;(负责人:朱轶倩)
7.组建六年级“日新娃”社团训练营之“英语阅读训练营”,筹备市区竞赛。
(负责人:蒋怡静)
五月
1.组织参加线上线下阅读教学研讨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2.校级公开课暨课题组交流研讨课;(负责人:朱轶倩)
3.组织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分级阅读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负责人:朱轶倩)
4.林南小学校际课题交流活动;(负责人:朱轶倩)
5.开展四年级“摘星作业”和“市测”筹备相关研讨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6.开展六年级“英语阅读训练营”研讨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六月
1.组织线上线下绘本阅读课堂观摩活动;(负责人:蒋怡静)
2.校级公开课暨课题组交流研讨课;(负责人:蒋怡静)
3.林南小学校际课题交流活动;(负责人:朱轶倩)
4召开课题组总结会议,成员进行总结经验分享交流;(负责人:朱轶倩)
5.假期内撰写相关课题论文,期初上交。(负责人:蒋怡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