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三月,春风和煦,阳光正好,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唯有学习的芳年,沉香流年。2023年3月30日,洛阳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组全体成员聚焦二12班,聆听李彩芳老师执教《时,分》。
这节课导入设计新颖。李老师带领学生从一把12厘米的直尺,弯曲变化成测量时间的时间尺,沟通测量工具之间的关联性,让时间知识的建立找到旧知的基础,打通知识之间新奇的通道。
这节课教学流程环环相扣,细节把控到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李老师打破教材编排,创造性设计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识钟面(记数位、数大格、辨指针、数小格),第二节环节认时,分,明确时针和分针的计时规则和时分关系,第三环节结合学生一天的在校活动认整时,发现整时时针和分针特点,第四环节感受1分、1时的具体时长,形成时间观念,第五环节拓展数学文化“古人计时”。
这节课学生参与度高,面向全体,训练扎实,感受深刻。如感受1分有多长?李老师安排三个层次,第一次看1分钟舞蹈后谈感受,第二次学生亲自体验1分钟我能做什么谈感受,第三次看1分钟中国人在做什么谈感受?
4月4日,二数组再次合体,就李老师这节课展开深入研讨。李老师先阐述设计这节课的理念和思考,反思这节课还存在的欠缺有“时、分时间单位的应用展开不够充分”、“学生动嘴多、动手少”等等。随后,二数组成员就这节课展开激烈的讨论。邵凌琰认为要向李老师学习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黄兆萍要向李老师学习充分课前准备的精神,柴梦佳认为要向李老师学习学科融合的意识,数学课渗透品德教育。朱丹萍认为李老师量概念讲得清,量感体验到位。
以有所期,行则有成。一节课,一次研讨,打开二数成员思想。研途一路花开,众行定将致远。携行,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期待,最美的果实在明天。
(低学部通讯组 撰稿:李彩芳 摄影:柴梦佳、朱丹萍 审核:戴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