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教育的路上》是一本以朱老师为中心,讲述他对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想,所感受到的感受,可以从书中听出一位教育家的心理历程。
我总是被他那独特的教育情怀所感动,在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中,在那一段段精彩的文字中,我听到了朱永新先生的教育理念,感受到了他新的教育试验的希望,吸收了他的教育理念的精髓,他说:“我是一个行色匆匆的人,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我面带微笑,我心里满是阳光,我的行囊里装着所有的教育,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力量。”他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带着自己多年来对教育的感情,走在自己的教育道路上。读完之后我也对教育有了自己的思考,我也在想好的教育,不仅要多一些尊重、赏识、鼓励与帮助,更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引申对方的陌生之隅,探索到对方尚未意识到的东西,洒下光明。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让孩子对自己的差异也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人的想法。我们要对差异满怀激情,尊重与接纳。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找不到两个在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完全相同的人。学校不是工厂,课堂不是生产车间,学生更不是一模一样的产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着千差万别的人,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生长背景不同,个人经历不同,认知方式不同,天性不同,千人千面,意味着教师只能用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而不是用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锁。允许差异的存在,尊重、接纳差异,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才会呈现不一样的美。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最核心的,也是最高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最本质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