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正当时
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上周的秋分全域学习周中,有的同学制作了粮食贴画,有的同学当了回小厨师,制作了佳肴,现在让我们先来欣赏第一小队带来的贴画show。
第一版块:回顾丰收之喜悦
1.贴画show
6位同学进行贴画展示,展示完后其他学生可以提问:你的贴画是由几种粮食做成的?为什么有些米是黄色的,有些是绿色的?你是怎么想到制作成这个图案的?
师:同学们很有智慧,把粮食做成贴画可以用来装饰房间,是一种美。把粮食制作成一道美味的菜肴,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徐厨师的大展身手。
2.佳肴视频、图片秀
(1)视频欣赏,请一学生具体拍摄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感受中提及自豪感、喜悦)
师:在班级群大家都上传了你们做美食的照片,还有小厨师要来分享的吗?
(2)其他同学的图片出示
生:我在假期里尝试做了一次蛋炒饭,其实刚开始我挺不愿意去尝试的,因为我听到油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害怕,怕它溅到我的手上起个泡,不瞒你们说,我在做的过程中还真的就被溅到了,后来妈妈教我倒蛋液的时候可以关小火,或者先倒饭倒蛋液,这样就不会被油溅到了。虽然我这次受了点小伤,但是啊我觉得值,因为我又学会了一道菜,而且色香味俱全,下次我可以给大家露一手。
师总结:看来每位同学都有一双智慧的双手,不仅能够制作有趣的贴画,还能烹饪创意的美食,在劳动的过程中你们收获到了丰收的喜悦。(板贴:丰收之喜悦)
第二版块:感受丰收之辛劳
师:同学们,不仅仅是我们学校举办秋分活动来庆祝丰收的喜悦,其实我们国家也在庆祝,自2018年起,每年的秋分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接下来请第三小队来给我们介绍下“丰收节”。
1.介绍“丰收节”
小队汇报、视频《丰收节》
设立背景:我们小队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了一些有关“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知识,下面我先跟大家说说丰收节设立的时间,它是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的“秋分”。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所以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2020年5月,袁隆平、申纪兰、冯巩、海霞、冯骥才、李子柒等6人获聘“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
2021年,四川德阳、湖南长沙、浙江嘉兴分别代表长江上中下游,承担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层面的三个主场活动。
设立意义:为什么要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呢?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可以总结为三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要地位;第二,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给农民一个专属的节日;第三,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设立在每年秋分的原因:大家知道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什么设立在每年的秋分吗?(可以跟场下同学互动)其实将秋分定位丰收节,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所以,我们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
从民俗上看,我们国家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所以我们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想让全社会、全人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请大家欣赏视频《礼赞丰收,致敬农民》。
师:听完他们的介绍,看完了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我觉得农民们是丰收的主体,也是丰收的关键。我们每天吃的五谷杂粮都是来自朴实的农民伯伯之手,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致敬。
生:民以食为天,不论我们的社会怎么发展,农民的重要地位是不会改变的。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我觉得就是要提醒我们大家不要忘记农民的伟大创造和艰辛付出。
生:看完视频,我想到了之前学过的一首诗:《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正是告诉了我们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师:感谢你们的介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农民的崇高礼赞,农民渴盼丰收,市民需要丰收,国家更离不开丰收。
2.体验秋收的情景剧
师:第四小队的队员们趁着国庆假期走进了田间地头,去体验了一回丰收,他们把这次体验改编成了情景剧,一起来看看吧。
师: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这个情景剧是你自己边导边演的,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其他同学看完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们家是自己种了橘子树的,我记得是我跟着爷爷去田里种了的,刚开始种的时候它们都比我矮,我每次回乡下都要跟着爷爷下田,去给它浇浇水,施个肥,现在,它们有的已经和我一样高了,还有的更是枝繁叶茂,一棵上面结了很多个,我一般都是边摘边吃,虽然有的很酸,但我吃的也挺开心的,毕竟是我自己亲手种的,看着长大的。
生:我国庆假期没去挖红薯,但我帮着爷爷去田里收花生了。首先我要拔花生,但刚开始不管我怎么使劲,花生藤仍然待在原地一动不动。这个时候我就去请教了爷爷,我这才知道原来要先用小铲子松土,再抓住藤的根部,来回摇动使土松散,最后抓住所有的茎和叶使劲一拔,这样花生藤就连根拔起了。我拔了几棵,就有点不耐烦了,手拔得生疼,有的地方还被划伤了,但我看到爷爷一直弯着腰在那里拔,也不说话,我就没好意思回家,继续拔我的花生了。最后我记得我拔了也有一篮子的花生,回到家我还学着做了炒花生米,别提多香了。我觉得当自己亲身体验劳作之后,心里是有那种自豪感的,因为我真正感受到了劳作的辛苦,原来真的是要辛勤付出后才会有收获的。
师:说的真的太好了,在亲身体验中我们就会有成长,在这秋收时节,我们不仅能在丰收中感受到喜悦的心情、辛勤的劳作,更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成长。
第三版块:感悟丰收之成长
师:如今我们已是五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通过这次的班队活动,你觉得我们之后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在小队里讨论一下,然后请小队长把你们的倡议填在丰收成长袋里。
意识层面: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有一颗感恩之心
生1:以前我觉得得到一粒花生挺容易的,不就是从壳里剥出来就行了,但在我体验过收花生之后,我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要先有技巧地把花生拔出来,拔出来之后把泥抖掉,再把花生扯下来洗干净,才干了半天的我都已经累瘫了,可想而知农民伯伯是有多么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随意糟蹋。
生2:我想到了一粒米的故事,一粒米能呈现到我们面前,需要经过很多道繁琐的工序,现在的我们能够吃饱喝暖,也多亏了袁隆平爷爷以及千千万万的农民伯伯,我们不该浪费粮食,要珍惜更要懂得感恩。
行动层面:(1)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光盘、收拾碗筷等
生3:虽然我现在还是个小学生,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比如我在国庆假期,给我的家人做了一顿饭,虽然做的都是些很简单的菜,但我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的那份欣慰,而且我自己也有成就感。
师:老师给你点赞!其实你的妈妈今天也来到了现场,一起来听听妈妈对你说的话。(播放家长视频)
(2)主动帮助他人
生4:爸妈辛苦工作,我们不仅可以为他们做一顿饭,其实平时也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收拾自己的房间、拖个地之类的,减轻父母的工作量。而且学校其实也是我们的大家庭,看到垃圾我们可以主动弯腰捡一捡,给学弟学妹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生5:重阳节的时候,我和妈妈跟着社区的阿姨们一起去敬老院探望那些老人们,陪他们说说话,我还给他们敲背,弹吉他,看着爷爷奶奶们笑了,我的心里也很开心。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师总结:丰收成长袋现在已经被你们填的满满的,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是真的成长了,我们要把这些倡议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希望队员们可以在五年级发起倡议,让更多的队员在洛小的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