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是“河南省影响力教师”韩素静在长期亲身教学和大量听评课基础上用心写就的总结和反思。书中有对源自教学一线的大量课例的翔实记录和精心剖析,涉及新授课、讲评课、听读课等多种课型和多个教学环节,从课堂要落在实处、课堂上的遗憾、捍卫课堂常识、我这样教语文四个方面,通过从不同角度对不同走向的课例进行解读,挖掘其精妙与遗憾之处背后的原因,并对如何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策略,对教师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1、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识字。
识字教学要落在实处,要求学生不但“认读”,而且会“书写”,不但能写“对”,而且要写“美”,这才是真正的“识字”教学。没有思维参与的任何活动都不会有生命,记忆也是一样。教学活动中一定调动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一直往纵深发展,这样他们不仅是在听在记,更是在思考,有自己的思考,教学活动一定有效。
2、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读书。
朗读课文时,让学生在自己读、别人读、听老师读、看老师读的过程中反复比较,反复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要想用声音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从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语气等几方面把握,朗读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沉进了文本、贴近了文字,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的东西。
3、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写作。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课堂不在于教师给学生讲了多少课文,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是否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是否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出学生创作的欲望。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就是“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上追求教学效率的语文课”,“上让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语文课。“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就是不上那些用模式化的教学来降低师生语文素养的课,不上那些运用平俗花哨的手法来渲染课堂的课,不上那些体现不出语文教师素养的只能碎问碎答、就课文教课文的课。“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 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法与教学习惯上都追求深刻的变化。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每一位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