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成就更好的课堂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那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呢?书中提到五个关键点: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针对五个关键点,还写了课后反思的七条路径: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目标;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火花”;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伪探究”。
每次上完课,其实我们都会对自己这堂课进行一个评价。“这个点讲得不够透彻,孩子叫起来说还不够熟悉,下次还要继续巩固。”“人物性格分析学生还不能从细节着手,都是假大空。”“课堂的问题提的学生听不懂,下次要换个问法带着他们步步深入。”......虽然有时能将这些想法快速地写到备课本,但很多时候这些想法都是在脑中一闪而过,不会把这些系统整理并加强反思,所以课堂的“内伤”、“伪探究”常常存在,有时课堂经常呈现事倍功半的状态。
及时反思,及时优化,就可以让下一次上课的自己成竹在胸,成就更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