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会背景:
面对新冠疫情,我们恐慌。焦虑。担忧,但这场疫情也带给我们一堂生动的关于生命,关于敬畏,关于使命,关于担当的大课......在这场没有硝话的战役中。无数 “进行者”奋不顾身。冲向疫情的最前线。坚定而又执着.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坚强!
二、班会目标:
1.通过主题班合使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防疫。
2.通过致敬最美逆行者,学习榜样, 强化使命感,责任感。
3.通过主题班会为契机。让师生感受到逆行者的壮举,获得前进的力量。胸怀感恩,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4.坚定信心,相信这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三.班会前的准备:
1.全体同学查阅资料。了解这次疫情的相关情况。
2.准备音乐。课程ppt。最美逆行者图片故事。
3.谈谈身边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之前每逢开学都有一部灾难片叫“我们开学了”用来调侃学生在校生活的恐惧,被开学支配的恐慌,可是今年有一部巨大的灾难片——“我们开不了学”。咱们来看看这个超长假期我们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展示图片(①颓废,悠闲的吃喝照片②最美逆行者图片)
传染病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随着科学技术,人的意识,医疗卫生的进步,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
简介历史上传染病:
鼠疫:夺命于无形的 "黑色杀手"
历史上鼠疫首次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这次流行持续了五六十年,极盛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在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因鼠疫而损失了1/4的人口,拜占庭帝国从此衰败。
霍乱:若隐若现的瘟神
霍乱是令人畏惧的传染病典型代表,其发病速度之快、后果之重仅次于鼠疫。
天花:殖民者的种族灭绝 "武器"天花是最早被人类文字记载的病毒性传染病,距今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1 1世纪和12纪.东征后回国的欧洲十字军骑士将天花传播到欧洲。据估计,当时天花几乎造成欧洲10%的居民死亡,1/5的人脸上留下麻点。
师:
自然界中的4000余种病毒,尚有95%不为人类所知;自然界大约100万种细菌中,人类只对其中的2000多种做过定性。面对如此复杂的微生物世界,人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场局部的疫病都有可能演化成全球性公共哪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能确保自己置身事外。
今日主题:
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展示图片)
致敬英雄,牢记担当,(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医护人员成了“最美逆行者”,成了时代英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每天拖着一双不方便的腿脚,带领医护人员“保卫武汉”,连续三十多天奔走在抗疫一线。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以最快速度上了“战场”。那么多的医生护士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感悟生命,思考人生(这次疫情犹如一面照妖镜,人生百态,众生百相,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人性的美好与丑恶在此时形成鲜明的对比。举例说明)
课堂内外,注意事项:
1、新冠肺炎小知识 传播途径 此次新冠肺炎主要经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
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2、易感人群
对新冠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对于每个人者是易感者
3、判断是否得了新冠肺炎
一、是临床表现是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
二、是是否有流行病学史(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
三、是否与新冠肺炎患者有过接触;
四、是否去过疫情高发地区;
除了临床诊断还要做实验室检测,需要采集患者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送病原学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检测阳性就可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
4、防护五个关键点: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人多不去凑热闹,生活规律很重要。
来校期间,应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口罩若有打湿、破损、污染时,一定要及时更换。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课。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进入学校前,应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学校学习和工作;若体温超过37.3℃,请勿进入学校,回家观察休息,进行居家隔离;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咳嗽、气促等可疑症状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5、入校后,摘口罩时不能接触口罩外层,应将口罩内层朝外折叠好后放入密封袋中保存。摘掉口罩后,应立即洗手。推荐使用洗手液洗手,流水冲洗。洗手也可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替代。洗手方法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后才能接触其它物品。尽量不用手接触头面部。进食前、如厕前后、手被污染后均需洗手。
6、同学之间少聚集,人与人间隔1米以上
7、出现可疑症状,及时与值班老师,班主任老师联系.按照应急处置流程配合学校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