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涤。其中他的班级工作、育人之道,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当一个好老师起码得具备怎样的条件?”拜读了李镇西的书之后,我知道了“做一个可爱的老师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只有童心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唤醒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自己的学生,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这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我们在实实在在的每一天的平平常常的教学中付诸实施,需要我们有追求“真”的勇气与恒心。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想要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它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们的教鞭下有瓦特,你们的冷眼里有牛顿,你们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我们的教师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当他们与我们不合拍时,你更需要冷静地观察、倾听、思考……鼓励他们展示自我,勇于质疑,勇于创新。这样,我们的教学生活才是鲜活的,才是丰富的。也许我们不会成为“善于思考的专家”,但我们可以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一个有思想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