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课文着力要表现的是母亲工作的辛苦,赚钱的艰难和为子女、为家庭毫无怨言地付出全部。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和场景的描绘,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基于这些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基础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与综合性作业。
其中基础性作业主要是针对本课生字词的一些习题,实践性作业则是加强学生与父母间的互动,使其获得情感体验,综合性作业是读写说结合。
三、作业内容
㈠ 基础性作业
1.完成《硬笔习字册》。
2.完成语文《补充习题》第一、二、三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根据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设计意图:读准生字的音、辨析生字的形;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对于基础性知识的评价,引导学生相互批改、评价,也是个再次强化知识的过程。
㈡ 综合性作业
1.熟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段有感情地读给别人听。
2.读一读,体会下列诗句表达的感情。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3)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莹图》
3. 好好观察一次爸爸妈妈的模样,进行一段外貌描写。
设计意图:在认真朗读中潜心会文、入情入境,用心体悟字里行间的动人情感。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爸爸妈妈身上,为关心父母做铺垫。
㈢ 实践性作业
1. 与爸爸妈妈谈谈心,听听他们的年少时与父母之间的往事。
四、 设计特色
基础性作业设计中我充分利用手边的教辅材料资源,如习字册、补充习题,避免机械重复的抄写,用形式丰富的习题和练字来巩固基础,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更符合目前的“双减”背景。
综合性作业讲究读写说结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把感触最深的几句读给他人听,不仅能加强“读中感悟”,更是一种情感层面的分享。
而我补充了几句有关亲子之情的诗句,则是带领学生从国学角度品悟母子情深。读诗句,交流感受,为学生提供一个“练说”的机会,如果这里能简要补充每首诗的故事背景,效果会更好,更容易带来情感共鸣。
“观察父母,进行外貌描写”这项作业则是基于本课用到大量细节描写的手法,来体现辛劳、慈爱的母亲形象。是一次写法的迁移,也是以此来提醒学生: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关心爸爸妈妈了?这也为第二课时的情感目标做铺垫。
实践性作业中的“谈心”环节,我着重倡导亲子间“像朋友一样聊天”,让心贴近。让学生们通过爸爸妈妈,去听听那个年代,身边真真切切的“慈母情深”故事,让这种温暖得以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