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文集》,让我感触最深是陶行知先生的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师爱的无私与伟大。都说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平常人的付出都为回报,而作为一名教育者,却要用博大的胸怀去爱教育,爱学生。这种爱不是指只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只爱乖巧听话的学生,只爱漂亮可爱的学生……而是没有界限,没有边际,公平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不以面貌美丑为取舍,不以成绩优劣为基准。那么,如何“爱”学生呢?
一、宽松学生,把他们当做“孩子”
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我们每个教师也希望自己教的学生都能非常优秀,所以当实际教育的效果和预期的有差距时,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每当这个时候,教师轻则批评、打压,重则谩骂甚至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更有甚者,直接对其放弃了教育。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犯错的根源,从而多方面解决问题,过后,再让学生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从而改进,或许他们才会真正成长。
二、正视学生差异,鼓励多方面发展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我们的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有一阶段个性,自己的特长,他们也终将走向不同的职业岗位。可能和我们一样是教师,也有可能是医生、警察、农民工……所以,一个班级里不可能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学生万同整整较量十六个回合,堪称教育成功的优秀案例,被多少老师学习,可是万同始终没能成为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他选择了当兵,成了一名人民子弟兵。我们的教育不是把学生一个个都教成成绩合格的学生,而是教出一个个有人生理想、目标的学生,让他们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既然选择了教育,做了教师,就让我们用一颗师者该有的心去爱学生吧,用爱成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