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书籍读后感(六12班优秀作文组稿)
做甘于奉献的人
——读《红岩》有感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六(12)班 耿豫云
暑假,我读了《红岩》这部革命小说,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1948年,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盘踞在重庆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人,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的殊死搏斗。这段搏斗,惊心动魄,悲壮惨烈,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没有白天,没有夜晚,漫长的时间,一分一秒地在黑暗中逝去。许云峰从昏迷中醒来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了。无边的黑暗,与是民隔绝的孤独,一直困扰着他。没有战友,没有任何斗争条件,甚至很长时间连自己被困在什么地方和经过了多少日子,也不知道……”从这里,我看到了革命战士许云峰惊人的意志力。在白公馆,一片漆黑的地窖里,他用自己的双手不断摸索,在地窖的第三块石头旁找到缝隙,不停地挖,留下了斑斑点点滴血的指印,挖出了让关押的战士逃命的洞口。最后,许云峰英勇就义,而他挖的洞口却让许许多多的战士得救了。他之所以可以熬过那么多个黑夜和白天,是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每个共产党员都有着相同的信念,都有着一样的奉献精神。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无数甘于奉献的人: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建筑工人,英勇的缉毒警察、消防队员,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就比如八十多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本可以避开新冠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奔赴抗疫第一线。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他曾坚定地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那斩钉截铁的话语,曾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后,他为人民服务的心,依然未变。而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让大家的生产和生活恢复如初。
看那山清水秀的大好风光,看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看人们脸上满足幸福的笑容,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由无数革命先烈和建设者用他们的青春、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把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先烈铭记在心,把为建设祖国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劳动者铭记在心,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强大。
读《强国有我》有感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六(12)班 周诗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暑假里,我读完了《强国有我》这本书,这句话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强国有我》主要讲了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我们的祖国逐渐变得繁荣昌盛。读了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如毛主席所说,落后就要挨打。我国之所以有今天的强大,是因为有无数栋梁之材甘于奉献青春乃至生命,全心全意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为我们创造了幸福安定的生活环境。
我国的栋梁之材数不胜数,比如钱学森、袁隆平、华罗庚、童第周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国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他出身贫穷,却自强不息,一直把“奋斗”二字看成进步的秘诀。他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他的一生始终与桥梁密切联系在一起,不仅建造了江河大桥,还修起了科普和友谊之桥。他不遗余力地从事科普活动,写下了大量科普著作。
我又想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创造了一颗改变世界的种子,养活了大半个中国。虽然袁爷爷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我们永远会记得他。
袁爷爷对青少年说过:“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确实,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学生,我应当胸怀大志,好好学习。同样是学生的你们,也要奋发向上,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将来报效祖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指导老师:沈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