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饰演的“三重角色”》中这样描述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是学校师生群体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学生的教育者、教师的引领者,以及各类关系的协调者。做一名合格的校长,就应该充当多重角色,在不同的角色转换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推进学校整体稳步的前进。这也让踏进洛阳中心小学第五年,却经历了3位校长的我对于校长的角色扮演有了些思考和感受。
校长可以不承担教学任务,但不能不进行教育工作;校长可以不站在讲台上,但不能不走进学生。校长的身份,首先应该是一名教师,每一位校长都是教师,而且是特殊的教师。校长不能像普通教师那样深入教学一线,针对一班几十名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但校长同样面对着学生,要面对全校几百名甚至几千名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校长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如何将其培养成才,如何在学校小群体内宏观地指导教师对其进行教育,促进其整体发展。因此,校长应该做好教育者的角色。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还着眼于教师的发展,因为只有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校长应承担起引领者的角色,做教师发展的促进者、领跑者、引导者。校长在个人魅力、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等各方面都该成为全校教师的引领者。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小群体,这个社会小群体中存在着诸多关系,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校长,应该妥善处理学校内外各种关系,化解校园内部矛盾,协调学校与家长、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任何一种关系得不到妥善处理都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麻烦,因此校长还必须扮演好关系协调者的角色。
“学生的教育者、教师的引领者、关系的协调者”,校长需要饰演这三重角色,只有将这三重角色演好,校长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