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整本书中,既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全是李镇西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最普通的事,李老师会给学生送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其实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做过,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作为一名教育者,如何教育孩子显得尤为重要。而李老师就用他一个个教育事例阐述他的教育理念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他对优生的培养。他写到激励优生超越自我有两个要点,一是尽可能让他们在各个方面进行实践,而不拘泥于自己擅长之处,要让他们发掘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一点一滴小事中战胜自我。对于第二个要点我其实颇有感触。班里有个成绩优异的女孩,在第一次和她的接触中我就发现她是个极其内向的孩子,课上安静听讲,课后也是安安静静的在座位上,很少和同学交流。作为老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为此我找这个女孩了解了情况,原来她不仅仅是性格内向,还带有一点不自信,一直认为自己课堂回答错误的话会被老师批评、会被同学笑话。我告诉她老师其实很欣赏课堂上能够说出自己想法的学生,众所周知语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需要学生大胆表达,并且举了班上几个回答问题特别积极的例子,那些孩子也不是每次回答问题都能够一语中的,但每次回答问题后我都会进行点评,鼓励的表扬的再接再厉的,这就使得他们的积极性一直都没有被磨灭。
在交谈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暗中观察发现她还是安安静静的上课,但随着时间推移,我看到了她课上举起的小手,有几次点到她回答问题,果然没有令我失望,看着她在掌声中缓缓落座,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