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的教育》这本书里,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内容是唐校长说他们锡山高中坚持每周一节艺术课、每天一节体育课,一直开到5月25日,高考前停课的时候才停;高三学生从来不办“誓师大会”;在高中阶段引入生涯规划教育,直接体验大学专业,甚至是未来职业。这令我很受震撼,这在国内是十分前卫的做法。诚然锡山高中经历了漫长的改革之路才能有如今成熟的模式,但唐校长勇于改革创新的勇气还是令我敬佩。
还有书中反复提到的优雅的教育,我很少会听到哪个老师用优雅来形容教育,以前咱们是应试教育,后来开始素质教育,但优雅的教育更能发现孩子的特长,让孩子享受生活而非承受生活的痛苦。一个学校应该有歌声、有书声,应该能看到孩子脸上荡漾的笑脸,应该步履不用那么匆忙,行进在校园里面有一定的自由度,生命有一点舒展感。这种理念是我们现在大多数学校所缺乏的,很多孩子被逼着参加一大堆补习班,逼着学自己不喜欢的兴趣班,最后越来越厌倦,越来越不肯学。这种恶性循环会让孩子丧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我们老师确实有责任给孩子优雅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我认为应该要关注人的整体性的成长,不急功近利,不能拿一个学生的一个短期的发展,作为我们教育的一种追求,我们要培育善良的人,要引导学生感知和学习美好的品格,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还有我非常认同学校要给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这样同学们就能尽早地认识自我、了解大学,从而早些考虑未来职业的规划,在充分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后完成人生的重要选择,方才不容易后悔,这样也避免了上大学后再迷茫或者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