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沈颖)
发布时间:2022-06-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沈颖

我常常苦恼,同样一节课的效率,为什么有的孩子一节课下来吸收知识已经百分之八九十了,有的孩子就相当于白上了呢?我常常说人无完人,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感让人有些手足无措,这个别的孩子我该怎么教呢?

《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节提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什么意思?所谓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就是很大的成功,所以教师怎样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学习方面,应予以个别对待,不仅在脑力劳动的内容上如此,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分组。第一组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他们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轻而易举地解答任何习题,教师除了提供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习题之外还可以给一些他们不能独立解答的题目思考;第二组是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多是以埋头苦干取胜,获得成绩是因为他们的勤奋努力;第三组的学生是不需要帮助就可以自己解决中等难度的习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使他们取得哪怕成绩不大的习题;第四组的学生是理解和做习题都很缓慢,对于他们的教学不要催促;第五组是个别学生,他们不能解答中等难度的习题,我们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使他们取得哪怕成绩不大的习题。

这样的分层教学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他们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不断激励着每一位学生向好学生之路努力上进。

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是能真正抓住课堂上的淘气鬼,让他们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小小努力就能取得成绩的脑力劳动,那他们会多么勤奋和集中精力地认真学习啊!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