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成长》《凡事讲礼》电视节目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 六(6) 任迅冉
人从小到大就一直在成长。在历练中成长;在欢乐中成长;在苦涩中成长;在酸甜苦辣中成长。成长就是这样,有欢有喜,有悲有伤,多姿多彩的。成长的感觉就像一个人生大杂烩,什么味道都会有,如果细细品味,就会品出许多道理来。疫情在家的我,观看了《成长》和《凡事讲礼》电视节目,这令我久久回味其中。
我放下笔,抬起头,用感恩的目光寻找那缕白云,这时,只见天空露出了它的笑脸,似乎在向我祝贺。却看不见那缕白云,正是这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汗水,激励着我成长,激励着我前进,成长,似一曲唱不尽的民歌,一杯品不透的茶茗,成长是生命中不可跳过的阶段,当发现一点一点地长高,当似觉一点一点地成熟,成长要我们告别纯真的彼岸。成长是学会一种关怀,当因关怀打破人与人的隔阂,当因关怀为我们创造了双赢,成长催我们告别纯真的彼岸。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当身心已承载不了成长之重,当成长之痛带来深刻的凄美,成长扶我们告别纯真的彼岸。成长中我们渐渐挥别天真,成长中我们缓缓走向复杂,纯真的彼岸,消失身后却萦绕脑际。所要面对的是成长的彼岸,踏上它,面对另外一个世界。
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我们祖国注重的是品德修养和文明美德,他们融合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说起礼的渊源其实最初是由周公创立,此后便是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春秋时期,儒家就是在这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孔子提出将“礼”作为一种特定的行为规范。以消除当时物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在此之后,儒学虽然也曾受到严峻挑战,但也一直无法撼动它的独尊地位。于是“礼“这一思想便在我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我国人。
在成长的过程中讲文明礼仪对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文明是做人之本,没有了文明礼仪我们就失去了做人之根本,就更没法快乐的成长。
观《成长》《凡事讲礼》电视节目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 六(6) 周婧
在这段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我们在家线上学习,我看完了这几个视频,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凡事讲理》的诚实守信待人真。
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读过牧童与狼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道:“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来。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地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要诚实,如果你一贯说谎,即使你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你。而我有一次却没有守信用。
有一天,老师要我们划词语,我发现我的荧光笔没有油了,我只好用红笔划,下课后我就让别人帮我带一只荧光笔,明天我带钱。那个同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也不怕我没有带钱。到了第二天,我一来到学校,那位同学就把早已准备好的荧光笔给我。我一摸口袋,没有,我在往口袋里搜索一遍,还是没有,我又把书包忘了一遍。我大吃一惊、汗如雨下。心想:完了,忘记带钱了,只好认了,我垂头丧气对那位同学说:“对不起,我忘记带钱了,明天再给你钱,你可不可以先把荧光笔带回去吧?”那位同学躇踌了一会儿说:“没关系,这个荧光笔你先带回去,钱你明天再给我就好了。”她笑了笑 。我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泪感激地说:“谢谢!”我跑到我的座位上,拿起黑笔,在手上写:带钱。这两个字。放学后,我飞奔回家,从我的储钱罐里拿出四块钱。到了学校,阳光明媚,好像太阳也在为我鼓掌。我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向教室。我一到教室,就跑到她的面前说:“这是昨天忘记带的钱,昨天是我不对,不该忘记带钱,对不起。”我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她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嘴巴向上翘,好似一条弯弯的小船,又出了像雪花一样洁白的牙齿。我满脸通红,愧疚地问那位同学:“你就不怕我今天还不带钱,还赖着不还吗?” “因为我知道你昨天不是故意不带钱的。 ”她满脸笑容地说。我感到一阵暖流流进我的心里。
诚实守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能满嘴都是谎言,这样别人就永远不会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