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好的教育?唐江澎校长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委员通道”上给出我们的解答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他说“好的教育”应该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简简单单的“四个者”,如春风拂面,给热点之问带来了清新而令人温暖的回答。
当前,我国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好的教育应该与教育方针相得益彰,向教育方针靠拢,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当然,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与人民群众眼中“好的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素质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阻力,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目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坚持我们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时刻牢记祖国。
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卢梭在其名著《爱弘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同时还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不近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实施我们的教育,看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沟通,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好的教育”是个很宽泛的话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们都在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要想做到“好的教育”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