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近日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书中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
现实中的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所谈一样,是个脾气急躁的人,有时候对那些学习或者纪律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气不打一处来。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由于未按时完成作业,放学后被我留了下来。大概是回家心切,在补的过程中她变得心不在焉,开始不停的东张西望,看着自己身边一个又一个同学背起书包离开教室。看到这一幕,我不禁火冒三丈:“你要是把发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用来写作业,还怕完成不了吗?你不仅在浪费你的时间,也在浪费我的时间!”可能是语气太过于严厉,孩子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她倒是拿笔开始写了。
很快作业补好了,在提醒女孩去门口等家长时,她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作业没有写,你为什么不打我的手心呀?”听到这个问题,我一愣,通过了解得知在之前的学校,没有完成作业是会被老师打手心的,而现在我仅仅是把她留下来补好作业,这在她看来很不可思议。不仅如此,在我和她解释好之后,她还笑着和我说:“老师,你真好。”听到这句话,我感慨万千,我如此严厉的批评她,竟然还能得到一句真好,莫不是我出现幻听了?后来仔细一想,我们老师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但现在的孩子个个都很天真可爱,心灵比较纯洁,平时对他们好一点,和颜悦色一点,孩子们都会感激涕零,认为这个老师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