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美文>>文章正文
三种方法,让孩子告别拖拉磨蹭(李倩)
发布时间:2022-02-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倩

三种方法,让孩子告别拖拉磨蹭(李倩)

从一二年级进入到三年级,多了一门主课英语,并且每门课的学习内容都更多更深。落到孩子的身上,便是作业项目多,每项容量还大。一旦出现任务完不成的情况,家长和老师都最常用“催催催”的方式,督促孩子,希望他能加快速度。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越催越慢。甚至,家长在催促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会习惯用打、骂、吼等方式,逼迫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同一些家长的优秀育娃方式中,总结了三种方法,希望能帮助孩子告别拖拉磨蹭:

(一)20秒启动大脑

想要一件事非常容易被启动,就要保证任务足够小。因此,在作业量很大的情况下,要帮助孩子“化大为小”,将巨大的作业量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从“最容易的”开始做。比如,数学作业既有口算、竖式计算,又有应用题。如果对这个孩子来说,口算最容易,就先要求孩子完成口算部分。当孩子做完口算,他也能定下心来完成其他内容了。

(二)“清单法”清空大脑

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全靠大脑来记住所有作业,那记作业这件事就占据了大脑的大量资源,用于完成作业的资源就更不足了。因此,需要建立外在可视清单,每项作业都用笔记在作业记载本上。这样,大脑所有的资源就可用于眼前的作业。

清空大脑,每次只做一件事。刚开始,家长或老师领着孩子,教孩子如何整理作业清单,慢慢地让孩子将整理清单变成自己的习惯。这个清单要保证,每天的顺序基本固定,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作业的顺序,这更有利于习惯的养成。

(三)“打钩法”奖励大脑

做作业前,可以用“清单法”清空大脑,做完每一项作业后,也可以用“打钩法”奖励大脑。当作业完成时,大脑会使我们体验到一种快乐感,这是大脑对自己的一种奖赏。这比“做完了就允许你玩游戏了”更科学合理。这也是让孩子能真正感受到完成作业后的快乐,而不是为了玩必须要完成作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