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整理”(刘希)
发布时间:2022-01-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希

在《好的教育》中,有这么一章,把好的教育做出来,当看到题目时,我就在想,教育应该怎么做,好的教育又应该如何做。在这里,唐校长是这么说的,他认为幼儿园到小学时期,整理的习惯比识字更重要。“整”是一种行为习惯,“理”是一种思维方式,分一分的意识。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我是一年级的老师,我第一节课,就是习惯的培养,我认为好的习惯,才能上好学,所以我会指定很多习惯标准,让学生慢慢培养,首先就是书包,这是学生每天都会用的东西,同时书,学具也要跟书包在一起,所以书包的干净很重要。我在第一节课就问学生“你的书包是谁收拾的呀?”,大部分学生的书包都是父母整理的,后来我每天跟孩子说,要自己整理书包,每天睡觉前,书包收一收,问问自己,明天要带什么,一开始需要家长的配合,然后慢慢的开始自己整理。但是很多家长不想麻烦,还是自己整理,导致很多孩子来学校的时候书包很好,回家的时候书包一团乱。后来我就要求学生自己在放学前10分钟开始收书包,然后我开始检查,要求在家也要一样,每天早上检查。渐渐很多孩子开始学会如何整理书包。而且有孩子还会分享自己的整理方式,把大的书放在下面,上面放小的,然后放本子。再整理的过程,很多孩子会学会了分一分的能力。整理书包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把书包收干净,还能培养我们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懂得爱惜物品。每天都自己整理书包,对于什么东西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就非常清楚,每次用完以后,很自然的又把它放回原处。因为整理次数增多,会对自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使用它时也非常爱惜。可以让我们做事更有条理。不整理书包时,会书包里很乱,每次找东西的时候都花时间翻找。经过整理,东西都分类放,按照一定的顺序存取,有条理的摆放。一段时间后,我们思维的条理性就加强了,做事也会越来越知道要有条不紊。可以让我们更多独立思考。整理书包,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需要我们自己主动思考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合适?”、“明天要带什么?”、“还需要放东西吗?”等等。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虽然是小小的整理书包,却能让学生有更好的习惯。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