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孩子的后面》读后感二(李朦)
发布时间:2022-01-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朦

走在孩子的后面这本书吸引我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它不同于其他教育类书籍这类书籍往往略显枯燥乏味,而这本书确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而成,内容浅显,然而道理深刻作者通过笔来记录自己教育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用她与孩子们相处时的点滴,引导读者自发地反思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这本书很多地方写的让我感同身受,尤其是当我读到《榕树下的一课》时,顿时产生了共鸣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蔡老师带着学生写榕树的时,但是文中却不是用“写”而是用“读”。写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很多学生所避之不及的难题。在作文上,不少学生迟迟得不到突破,最终越来越怕写作文。所以,在读到这一篇作文的时候,我深入地分析了一下蔡老师的做法:观察+思考。我们在指导孩子们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指引他们多去观察,却忽略了思考的过程,这一点是我所没有想到的。在故事的最后,这名学生发现思考过后,不管是多少字的作文,对她来说都不难写了。在学习中,不管是谁,只要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慢慢地,所有难题对于他来说都将迎刃而解

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我们强调着“放手”,要摆脱之前的灌输式教育。可是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们往往急于去帮助他们,反而让他们存在了依赖心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难的题会有老师来指导。这不管是对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

走在孩子后面,并不是时时刻刻地关注着孩子,一“跌倒”我们就去扶起来,而是应该在后面观察,在面对难题、面对挫折时,孩子们是怎么去克服的,要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的办法,这样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帮助。当然,也不能完全任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当发现他们的做法有错误时,还应该给他们正确的指引,重新思考,纠正错误,让孩子们获得真正的成长!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