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美文>>文章正文
用熟悉的生活情景解决实际问题(陈海斌)
发布时间:2022-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海斌

 

                  用熟悉的生活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一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也经常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寻找适合学生的办法。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也经常把解决问题的两种办法“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挂在嘴边,却不知该如何使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然我们也会教授学生:“读题过程中,要寻找有联系的条件,根据有联系的条件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要寻找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缺什么就先求什么”。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一个条件所表达的具体含义本身模糊不清,就更难完成后面的一系列操作了。

       最近学生就遇到了几个问题。如“小明他们5个同学5天一共写了750个大字,求平均每人每天写多少个大字?”很多同学对于“小明他们5个同学”并为理解透彻,认为一共有6人,于是我指着张梓辰这一组说:“张梓辰他们这一组,张梓辰在里面吗?”学生立马就理解了“小明他们5个同学”小明也在这5人之内,并且还延伸想到了原来遇到的条件“小明和他的5个同学”,并能辨析这两个条件的区别。

再如:小明和小华买了同样的书,小明买了8本,小华买了12本,小明比小华少花了36元,求每本书多少元?这个问题看起来其实很简单,可仍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于是我简单的把条件变成了我和另一个同学,并追问:“你买了几本?我买了几本?谁花的钱多?多多少?为什么?”学生立马明白了“少(多)花的钱对应的就是少(多)买的本数”。

因而,我认为,数学还是因立足生活实际,用熟悉的生活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往往能使问题更生活化,更容易理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