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1(陈婷)
发布时间:2021-12-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婷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1

这学期拜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书中的许多内容对于我这个步入教师岗位几年经验尚浅的教师来说触动挺大的。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悟便是:管教不等于惩罚。

对于多年之前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习惯来说,学校和老师一直扮演的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或者也可以说是操控者。只要学生在学校或者课堂中捣乱或者是不好好学习,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教育”,甚至于有些犯错误的学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这些年虽然素质教育一直被强调宣扬,并且也一直宣扬“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当我回忆起自己从小到大的教育经历,我发现尤其是在学生性格和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大部分都是被动的接受自己犯了错误所带来的惩罚,而不是主动去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只是老师告诉他做错了,所以他便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犯了错,在接受了老师的惩罚后便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犯的错误已经被原谅或抹除,到下次再犯依然不知自己为何犯错,错在何处,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我认为,这本书里讲的内容不仅适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适用于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之间。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往往最先想到的是造成这一尴尬环境的人受到惩罚或教训,因此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说出带有情绪德尔话语,这样其实对于解决问题根本没有任何帮助,反之还会给对方以及自己带来更多的不良情绪和愤怒。

其实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深思:“冷静期的目的是从当时的情形中撤出来,等到情绪上的冲突平息下来,而不是进入权力之争或报读循环,然后你才能够理智地解决问题。”

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们应该把每一次的错误都当成是学习的机会,只有让学生真正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为何犯错,从而做到防止下次犯错,才能真正达到管教的目的。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