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一切来源于爱,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眼里有光,还要心中有爱。老师是正常的人,在学生面前,我们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情感。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在读到《不要忍,就让你的眼泪留下来》一文时,吴非老师这样说:不要忍,就让你的眼泪留下来,当着学生的面留下来。我宁愿他们面对你的眼泪感到惊愕或尴尬,也不愿意他们就那样漠然的面对人间的一切。青少年能被感动,除了天赋善良,更需要在无比丰富的现实生活中一点点的获得良知。在他的人生体验中,有无数真善美的声音和画面,他没能注意,也没有感受到。这是因为没有精神向导,在他的童年的时候,他只得到过多的娇宠和夸奖,在他开始学习的时候,没有得到最好的启示和引导,它习惯于过多地关注自我。就这样,他对周围的一切开始缺少发现。他不会反思,他没有激情,除了考试成绩,他几乎对一切都麻木。
而家长和一些老师却只在意他们的考试成绩,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欠缺。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当引导他去关注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阅读的经历,他的阅读如果是有效的,能孕育人文情怀的,他的情感就能被唤醒,也就一定会有感动。应该鼓励孩子多多的阅读,绝不仅仅是考虑语文教育的需要,更是考虑到人的成长的需要。一个人的阅读、阅读积累越丰厚,他的人生感悟力就越强,他的发现就越多,而他对人间的关注和思考,也就越有价值。教师的阅读经验往往也是学生的精神资源,教师的人生情感体验,对学生会有很强的启示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当是真善美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