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德”,班主任的“善”(陈翠华)
发布时间:2021-11-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翠华

 

学生的“德”,班主任的“善”

摘抄:

1、我想,一个可以称作学校的地方,追求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善良的教育。

2.班主任是学校里离学生最近,最能唤醒并培植学生善良品质的人。

3.班主任,他进入了学生成长的生命,走进了一个个家庭,是孩子们热爱、敬重的“老班”,是家长们在情感上亲近甚至倚重的对象。

4.班主任工作所有的方法都源自对学生真诚的爱,班主任工作最高的原则是合道德性。这种爱,这种德,追根究底应基于“善良”。

 

感悟: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德”摆在教育的第一位。孩子品德的培养靠的不是课堂教学而是潜移默化的全方位渗透,在对孩子品德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 “德行”呢?我觉得班主任得做到以下几点:

1.以身作则。

班主任自己首先得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班主任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班主任对他们言行的影响力非常大。

2.家校沟通。

班主任是架在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班主任要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居家表现,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家校互通合作,才能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正面引导。

当孩子在学校犯错误时,班主任要宽容,不要因孩子成长中的一点儿错误就苛责惩处,毕竟小学生世界观还未形成,对自己言行是否得当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对于犯错误的孩子,班主任应多点耐心,多点询问,多点关怀,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分析事件的情况,让孩子能够自己意识到这么做事不对的。孩子自己能够明确对错,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犯,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是本性纯真善良的。

 

既然选择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有“爱生如子”的心态,班主任更要用自己良好的品行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把“善良”种进孩子们的心中。“教育不是万能的,班主任肯定也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但即使如此,也应该坚守不让一个学生寒心,让每个孩子感受班主任善良的温度。”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