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科中,我们始终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但是要怎么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呢?仍然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们。观看了这段专题教研视频,我受益良多。
一、让阅读融进日常生活
视频中这位老师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有心”二字,她在课堂中展示出大量孩子们阅读时的影像、音频资料,而这些都是利用QQ群这个平台一点一滴保存下来的。孩子们看到时非常惊喜,这一下子唤起了他们有关阅读的美好回忆。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位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的阅读活动并不局限于一种形式,而是融进了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的。例如,每个孩子轮流为班里录制晨诵音频,用来叫同学们起床,就是这种特殊而又日常的方式,给了孩子说与听的机会。时间一久,大家早已习惯了早上在同学甜甜的朗读声中醒来,耳朵还能捕捉到喜欢的只言片语,开启溢满书香的一天。
这位老师还经常带着孩子们玩“成语接龙”之类的游戏,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意识到,能将这些游戏玩得这么流畅且精彩纷呈,都是来源于平时阅读中的积累。这样一来,孩子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阅读的积极性再次被强化。
二、师生共读
我留意到,这位老师不仅身体力行地带领学生坚持阅读,她还与学生结成了“笔友”,以书信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平时写读后感可能会让学生有些畏惧,但是这种通信的方式却让学生很乐意“输出”。除此之外,师生间的关系也更为亲密了。
看完视频,我不禁反思自身,虽然总会把“多读书”挂在嘴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把阅读当成一种学习任务生硬地布置给学生,那学生自然也会拿出对待“任务”的态度,认为完成即可。可我们都忽略了,阅读应是持续性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浸润出更美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