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不是减责任
新学期,“双减”一次无疑成为最受关注、最火的一个词,“双减”政策对中小学到校时间、作业的布置和课后服务等作了许多新的要求。
课后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开学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双减”的初衷一方面为了解决父母下班与学校放学时间冲突、接送不便,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高额的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的学习回归学校。但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相反更考验父母的担当。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授业、教导,离不开父母的关怀、熏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坚持。然而,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以我自己的班级为例,本学期作业偷懒的情况呈上升的趋势,父母撒手不管的情况越来越多。当与个别父母交流时,他们认为孩子参加了课后服务,作业应该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回家就没有作业要做了,于是就对孩子放任不管了。事实上,大多数孩子能利用在校时间完成所有作业,还能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或课外活动。但不得不关注到的是,孩子是有差异的,无论是学习能力、行为习惯都是有区别的,自律的孩子不需要多提醒就能有计划地、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事,但不自觉的、习惯较差的孩子光靠课后服务就能完全改变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老师和家长,就像两只船桨,只有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力,才能让孩子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前进,拥有更好的人生。因此 “双减”之下,父母更应该配合老师、更应该担起一份责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