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很不自在地站在我面前,头使劲往下低着,一声也不吭。
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用尽量缓和的语气开了口:“小文,你是个聪明孩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么让你为难吗?从开学到现在,你自己算算,按时完成的有几次?”
“1 次。”
她倒是记得清楚!我心中的怒火腾地燃烧起来。我的怒气冲冲,她是领教过的,可依然如故。既然没什么效果,何必呢?忍忍吧!我逼迫自己冷静下来,想想别的办法。
“你和我说说,每天放学回家,都做些什么?”
或许是小文觉察到我语气缓和了,她“酝酿”了足有半分钟,终于张开了嘴:“我一放学就回家做晚饭,替妈妈看着我的小弟弟,一直到晚上9点多,然后我就去睡觉了。”
“看来你回家挺忙也挺累的。那家庭作业是不是也抽不出时间做了呢?”
她陷入了沉默。
“这样吧,昨天的家庭作业你也别补了。把今天的写完就可以了。以后,别再不完成作业了!”孩子有难处,我就先退一步。
“我一定写完!”她抬起了头,眼中闪着光,表着决心,看上去十分感激老师的体谅。
“老师,小文又没交作业!说忘在家里了!”第二天一大早,课代表就告诉了我这个“不
幸”的消息。一种失望夹杂着愤怒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我要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不想让这种坏情绪传染到自己的课堂上,于是倒了小半杯水,一点一点地喝着,慢慢想着怎么 “处理”小文。
课间,我把小文请到了办公室。我还没开口,她倒先说话了:“老师,我昨天回到家才发现记作业的本子落学校了。所以也就没写,我真不是故意的。”
借口!我在心里戳穿她,当着她的面,却没有发作。看来,要真正改变她不做家庭作业的坏习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习惯的力量强大得很,她这毛病又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改起来肯定也不会一天两天就能见效。耐心一点,宽容一些,我提醒自己。
“老师知道你回家后事儿挺多,但家庭作业做不好,对你的学习肯定有害无益。只有习惯好了,以后才会越学越轻松,将来才会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老师是相信你的,也是为你好!你把昨天的作业补上,下午放学前交给我。行吗?”
“行!”她回答得十分爽快。
她走后,我给她的妈妈打了个电话,一是想了解她在家的表现,二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她妈妈说,自己每次都问小文作业完成情况,她总说作业不多,早在学校完成了。因为小文的成绩一直还算过得去,她妈妈对她的要求也不高,便没再作进一步的了解。我告诉小文妈妈,小文是个有潜力的孩子,可就是太懒了,做事情老靠别人催,这样的坏习惯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对她的成长不利,现在应该督促她改正过来。我请小文的家长不要只顾着工作,孩子的成长是耽误不起的。只要我们一起配合,共同努力,一定能使小文走出“懒”境,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勤快的学生。她妈妈表示一定会关注小文的学习和成长,放学后会让她先完成家庭作业。我叮嘱小文妈妈,我们的这番谈话就别告诉小文了,让我们暗暗调整,慢慢寻求转变的良机。
下午放学前,小文把昨天的家庭作业交到了我手上。我故意问她有没有记好今天的作业,她说记好了。我说,要是回家后忘了,给老师打个电话。她脸微微一红,一个劲儿地说:“真的记好了。”
接下来的一周,小文简直变了个人。每次家庭作业都能按时上交,而且完成的质量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这一周内,我不断地表扬小文,既有私下的单独表扬,也有全班学生面前的公开表扬。看着她甜甜的笑,我的心情也好极了。
我和她的妈妈经常交流,聊小文的变化,聊可能会出现的不好的苗头,继续商量我们的转变“大计”。
虽然在之后的日子里,小文偶尔还会有“懒”病反复的情况出现,但我不再恼怒不已。我对自己、对小文母亲、对小文都有信心,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转变一个学生其实并非“难于上青天”。有时我们感觉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可能是我们对学生了解得还不够准确和深入,可能是我们还没有从家长那里争取到支持的力量,也可能是我们有些操之过急了……现在的我,更加相信关爱所释放出的能量,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愿望,相信耐心、善意、宽容和智慧,相信孩子、家长、老师携手共进的力量。教育路上,困境很多,且行且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