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至今,我还赞叹着黄山的奇……
暑假,我们去了黄山。可是,这次去黄山,天气并不晴朗,阴雨连绵, 不见天日。我们到黄山市后,一早就驱车前往景区。我心中焦急,要是这样下雨怎能看见巍峨的黄山?所以我无心观望沿途的风景。忽然, 转过一个山头后,我发现了另一番天地:灰白色夹杂着奶白色的浓雾笼罩着前方的山路,这种似乎要把天地吞没的雾,可不是都市中能看见的。汽车浸入了这牛奶中,前面全是白的,后面也没有别的颜色。走了许久,才走出这团迷雾。随之,伴随我们的是淅淅沥沥的雨点与久违的、淡淡的阳光。
到了山脚下,才看见被云雾缠绕的黄山。近处就是一两座半隐半现的山,远处就全是白茫茫的一片了。我往四处一看,发觉周围的山,都只剩下了依稀的轮廓。雾在山中行,山在雾中隐。雾时而慌然逝去,让日光照在山头;时而又轻如薄纱,不知不觉地盖在山腰上,使山头分离山脚。
我们坐上了索道,窗外也弥漫着白雾,只看见来来往往的索道车厢、忽近忽远的劲松和时不时砸到车窗上的雨珠在陡峭的悬崖边冒出的石块上生根发芽,不仅茁壮,更比平地上的松树多了几分威武。下了索道后,我们继续走着山路,来到了“梦笔生花”,又名“妙笔生花”的一座山峰前, 这山峰,主体疑似一支毛笔,在笔尖处却然长出一棵坚韧不拔的青松,远看就如同一支笔画出了一朵怒放的花儿。看来,“妙笔生花”还真是名副其实!我还看见了兀立于稍平缓的山头上的怪石——飞来石,它可不像杭州飞来峰那样以神话传说而得名,而是以形状得名。远远望去,只见山峰像一片狭长又细薄的刀片那样,被飞到这里,斜插进山头里,怪不得叫“飞来石”呢!站在山峰,极目远眺,大大小小的山峰有的没入云雾中,如石沉大海,只有一丝灰色透过云海泛上来; 有的像蓬莱岛,万里云海中像是只有一个落脚处……其实云海并不是真的指天空中的云,而是无数的云雾,风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才形成了“海” 。
以前,我一直认为欣赏黄山美景必须得选个晴天,但没想到黄山的景色在雨天也毫不逊色,这不是正印证了那句古诗吗——“淡妆浓抹总相宜 ”。 啊,神秘的雾,淅沥的雨,苍劲的松,组成了梦幻般的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