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育》读后感-怎样才是一个好父亲
当代社会中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独自一人在家照顾家庭,同时还要负责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不管是从五花八门的新闻渠道,还是日益更新的多媒体渠道,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对生活没有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明确的责任感。
一个父亲往往身兼数职 ,作为父亲,自然要对家庭负责,这就包括对妻子和对孩子长辈负责;作为外出务工者,要对工作负责;作为社会成员,要对社会负责。也许可以这样说,有没有责任心是评价一名父亲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如果有责任心,父亲自然会把教育孩子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地去保证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生活中外出跑长途汽车的父亲比比皆是,我们也经常看见母亲带着孩子站在天桥看着急速行驶过去的父亲。一声声喇叭响,一次次挥手,都弥补不了父亲与家庭之间缺失的这段感情。记得看过一个货车司机的报道,这位父亲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带着家人一起跑长途。有一个冬夜,雪下的很深,恰巧车子又出了问题,这位父亲在外修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眉毛上都挂了厚厚的一层冰雪,手也被冻裂了口。但是母亲带着孩子一直挑着灯站在父亲旁边,不断给与父亲鼓励。这样的新闻报道让我感动,父亲的坚忍给了孩子极大的激励,孩子的陪伴给了父亲极大的动力,这段往事终将深深刻在他们的心里,成为彼此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我眼里的好父亲,一个极具责任心的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