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蒋建凤)
发布时间:2021-07-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蒋建凤

近期阅读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这本书。光看书名,以为里面全是条条框框的专业理论知识,实则不然,书里除了满满的“干货”外,还穿插了许多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值得每一位读者深思。

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令人触目惊心。小佳是河南省洛阳市某所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被同学形容为“打起架来比男生还厉害”。 一日,因为她又和同年级其他班另一个女同学打架,班主任周老师组织全体同学投票,决定对其如何处罚。周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两个选项:1、留下来给她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2、让家长将其带走,进行家庭教育一周。结果,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后者。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小佳在得知自己被大部分同学投票赶走后,留下遗言,投渠自杀。

案例中这一悲剧的酿成,班主任的投票决定无疑是一根导火索。班主任周老师在处理学生偶发事件时,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道德。 投票只有在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的时候才适用,一个未成年人犯了错,用学生投票的方式作出处罚决定,这违背了教育的本真,这并不是所谓的“民主”,而是引导了许多不谙世事的学生为了迎合老师而作出最坏的决定,甚至培养了学生羞辱他人的心理。对犯错的小佳来说,被老师批评是可以接受的,但被同学孤立却是最为残忍的。如果班主任能多站在小佳的角度考虑,如果班主任能更理性、更专业地处理这件事,那么悲剧就不会上演了,小佳的生命也不会终止在这花季。

这个案例为我,为广大读者——班主任们敲响了警钟。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未成年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犯错是正常的,是必不可免的。面对学生犯错,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道理。其次,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一棍子打死”,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对待学生,如果每位班主任能够以严为本、以宽为怀、正确引导,那么每一棵小树都蒋茁壮成长。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