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2--徐晓琳
发布时间:2021-06-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晓琳

读了雷夫老师所提的六阶段,我似乎只停留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从未思考到五、六阶段是什么,又如何达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总能听到一些任课老师对我们班学生的“投诉”,我第一反应是快刀斩乱麻,其实就是“惩罚”。我以实际行动把孩子们框死在第一阶段--别惹麻烦。是的,我使得本应该正常成长的孩子处处受限,这值得思考!第二阶段--为得奖励,个人认为奖励总带有副作用,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而雷夫老师指出: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奖励。第三阶段--取悦别人,常听老师们谈论:孩子争宠,逐渐的孩子变成了讨好型人格,请按下暂停键。第四阶段--为遵守规则,事事瞬息万变,而作为个体的人,应该随机应变,我们的心中要有一杆秤,而非人云亦云。

此外,这本书还有很多实操性的内容值得借鉴!就习作而言,我甚至有些惭愧,没有细致的对待每个孩子的每篇习作,一想到这,写评语的手不由得紧了起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决不能因为工作量大而厚此薄彼,或者轻看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雷夫老师给了好的方法,也是对的为师观念:每周五布置一篇习作,用一周的时间细细读孩子们的习作。这样想来,好像也没有那么大的工作量了。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