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跳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丽芳

17.跳水(第一课时)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顾丽芳

教学目标:

1.会读“甲板、桅杆、横木”,会写“桅”字,正确理解词语“哭笑不得、放肆”。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再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孩子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如何。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揭题“跳水”

1.读题“跳水”

2.这篇课文出自一位大作家之手,作者是?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看PPT)

二.整体感知

(一)典型环境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板书:风平浪静的大海 )

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用呢?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想看一下帆船是什么样的吗?(词语:甲板、桅杆、横木)齐读;生字:桅;看图,指位置。

(二)故事情节

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出现了谁?(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2)读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你能用一个字简单概括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板书:逗、逗、追、救)看着板书,自己再练习着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现在你能根据板书,试着给这篇课文分一下段吗?(第一段:第一小节;第二段:2小节;第三段:3-4小节;第四段:5-6小节)

(三)人物形象

过渡:我们在上一个单元中学过许多写人的文章,回忆一下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方法写人的?(语言、动作……)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找到文中人物和动物的具体表现,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并批注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讨论并及时标注

水手此时的表现是(板书:大笑)猴子的一系列动作,用上文的一个词语概括是:放肆(板书)意思: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猴子非常放肆,哪些词语表现出来?它为什么这么放肆?

可是,此时孩子却变得哭笑不得。(板书)意思: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猴子的放肆和孩子的无奈。

2.默读课文3-4自然段

默读3-4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描写孩子表现的句子。(讨论)

老师读描写水手表现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孩子表现的句子,男生读描写猴子表现的句子。

水手们笑得越开心,猴子越放肆,孩子却从哭笑不得中变得更加生气。(板书:生气)

如此生气的孩子不知不觉爬到了最高的这根横木上,横木的一头离桅杆有一米多,而且又细又长,而这根桅杆有四层楼那么高。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危险)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孩子气极了……发起抖来)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读出孩子处境的危险。

三.结束小结

1.同学们,就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刻,谁出现了,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2.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了短篇小说跳水,通过典型的环境、丰富的人物、生动的情节和抓住人物不同的表现来体会小说精彩的内容。课后,请同学们完成思考题一二,想想如果是你,遇到现在这样的情况会如何救孩子呢?这篇小说通过人物表现反映出他们怎么的形象特点呢?(板书:形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