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第一节:教育的闲适。
书中提到:卢梭说过: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我们的教育,一向主张“一寸光阴一寸金”,但了卢梭提到: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耕耘。当下的学校教育,似乎离闲适越来越远,也离智慧越来越远。
《银河补习班》中邓超饰演的父亲在游玩过程中给儿子介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教育的闲适这一节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这个片段。教育的确不应该是现在这一:课堂一环接着一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课间还有做不完的作业,甚至周末还有额外的补习班。
理想的教育,师者,应有苏格拉底教学生寻找稻田中最大的麦穗那般闲适;应有都德笔下韩麦尔先生教学最后一课那般深远;应有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讲解古代诗歌那般深入浅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也折射出当下拔苗助长的现状。一味追求成绩,超前学、超纲学已司空见惯,学生对于填鸭式的教育也变得麻木,毫无闲适可言。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没有足够的时间静思默想,没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体验。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闲适不是空闲,也不是闲散,而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与思想的放飞。教育,需要一点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