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一课时)
洛阳中心小学 沈雪莲
【教学目标】
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4.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
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入新的单元学习,我们来看看这个单元都有哪些课文?
2. 你们发现这些课文都有什么共同点吗?
二、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老师也很喜欢,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小猫的微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看了视频,谁来告诉大家你觉得这些猫怎么样?
3. 你家养过猫吗?你们家的猫什么特点?
4. 刚刚我们都说到了猫,猫确实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猫的文章,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文章了,有没有人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有人知道老舍吗?同学们,他就是老舍,他特别厉害,他被授予了什么称号?(人民艺术家。齐读)他特别著名的作品有什么?
5. 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课文《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想一想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
2.学习字词。
⑴PPT出示词语:无忧无虑 丰富多腔 屏息凝视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枝折花落
①第一行三个词语,我请同学来读一读。(非常好,我要表扬这两位同学,他们把这一行里的多音字读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字吗?)这个“屏”还读做什么?拿出手机屏、指一体机。有时候还读做“屏”(bing)再读好词语“屏bǐnɡ息凝视”
②第二行词语谁来读一读?(这里有个词语“生气勃勃”,是不是特别生气?那是什么意思呢?)这一行还有一个多音字,你们找到了吗?齐读“枝折花落”。
折:花枝断了,花儿落了,我们可以说——枝折花落,花枝断了就是——枝折了。谁干的呀?(猫很淘气。)折还读“zhe”,这有一则新闻事件,谁来读一读,注意手臂——骨折,再看这些小朋友这是在——折纸。
这几个多音字咱们班掌握得真好,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③这一组词语中有一个跟心情有关?是哪个?(这里面的“忧”和“虑”都和一个偏旁有关。说明和我们的心情有关。)指导书写生字“忧虑”。“忧”:竖心旁,右边这个字我们经常看到,作业本上的优的右半边。
无忧无虑的意思:一点忧愁都没有。
齐读“忧虑”、“无忧无虑”。
④来,男生和女生分别读一读这两组词语,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
⑤同学们,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6个词语要分成这样的两组?跟课文密切相关。(一组词语写的是大猫,一组写的是小猫。)(课文一部分写了大猫,一部分写了小猫。)
3. 打开课本,请大家迅速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段写的是大猫,哪写自然段段写的是刚刚满月的小猫?找出相应段落。
4. 我们班的同学很会读书,你看,很快已经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有没有更厉害的同学,还能将写小猫的长长的第六自然段读成一句话!试试看!
(1)小猫: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真厉害,一下就找到了。)
(2)真厉害!如果能够将写大猫的2-4自然段也能读成一句话,那就更厉害了!试试看!
学生读书,交流。
大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请两位同学分别读这两句话,再请男女生分别读。有没有更厉害的同学,能够将这两句话分别读成一个词语。古怪 淘气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写道这只大猫很古怪,小猫很淘气,不过在他的眼中都觉得特别——可爱。
5.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只性格古怪的大猫吧,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哪些看似矛盾的词语让你感受到了这只大猫性格的古怪,请你把自己找到的关键词画下来。(注意是圈词语)
6. 交流。指名说,上黑板写下来。
同学们评价一下他们写的字。
7. 引导学生读这些词。这些有些矛盾的词语描述的正是猫的性格,这可的确是一只性格古怪的猫啊!难怪作者这样写道: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指名读,指导读出不同的重音:“实在”“古怪”。)
四、聚焦表达,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第二自然段中,“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词在作者的笔下却摇身一变,变成了长长的一段话,而且具体生动,你读着读着,眼前还能出现三幅不同的画面呢!读读看!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1. 怎么样?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只猫在干什么呢?作者运用了举事例的方法,这三个例子一举,这只猫就写活了。让我们记住这个方法:举事例。老舍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你看,本来充满矛盾的三个特点:老实、贪玩、尽职,在他的笔下却表达得非常流畅,这其中啊,有一个词功不可没,请同学细心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个连接词?
(1)学生读,思考。
(2)引导交流。
师:对,就是这个“可是”,就是它把老实和贪玩连接在了一起,又把贪玩和尽职连接在了一起!把这矛盾的性格连接了起来,同学们能够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真了不起!
师:这段话的语言表达还有一个小秘密呢,为了帮助大家发现语言表达的奥秘,老师特别把这段话的呈现方式做了一些变化,请大家这次聚焦这两段话的开头部分,读一读,体会体会,看看你能不能发现?
(3)教师根据板书小结:说它( )吧,……的确……,可是,……
(4)让我们学学老舍先生,当一次小作家,用上这个句式,把这只猫温柔可亲和一声不出、什么都怕和勇猛这两对矛盾的性格也表达出来吧!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 勇猛
说它( )吧,……的确……,可是,……
师:是啊,你看是不是充满矛盾?一起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就是这么性格古怪的猫,作者很喜欢,一起读“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2.读中学习体会作者口语化的表达方法。
(1)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他还有个特别的称号(人民艺术家),人民艺术家那水平是相当的高,他写的作品人民群众特别的喜欢,他的作品语言生动。
(2)你们再读读这段话,有没有感觉到,老舍先生写的文章,读起来就好像跟你聊天一样,特别亲切。你感受到了吗?同桌读一读,用聊天的感觉来读,把你的同桌当作是聊天对象来读一读。(谁来像聊天一样的读一读这段话,因为里面有很多口语化、生活化的词……)
指生读、上台聊、指两名同学上台聊
(3)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语含有多音字,再读:屏息凝视。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谁上台来表演一下这个词语。老鼠在那里响动了一下(手指角落),于是它就屏息凝视,会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模仿一下?教师用手势干扰看是不是凝视,再看看呼吸的声响大小。(齐读第二句话)
(4)这只猫真实太尽职了,老舍先生通过事例,写出了猫看似矛盾的性格,表达出了对猫的喜爱,难怪作者在后面写道: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学生齐读。)
3.联系生活,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就是这样一只有些古怪的猫,老舍先生却非常喜爱,再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在老舍先生的眼中,这只猫就像是一个人,老舍先生的家里的一个人一样。
(2)交流发现的句子。
①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你有没有过无忧无虑的时候?什么事也不“过问”,你过问过家里的什么事情?
②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它决定出去玩玩”它都会做决定了,你有没有决定干过哪些事情?从这个决定我们感受到了,作者老舍把它当做了一个任性可爱的孩子,对于猫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啊。(齐读)
4.在对比中感受不同作家的表达方法。
(1)老舍喜欢猫,用口语化的表达,写出了猫有些矛盾的古怪性格,因为他把猫当做了一个孩子,所以笔下的猫是那么可爱。有一位作者,他也非常喜欢猫,他又会怎样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2)这只猫可爱吗?作者喜欢吗?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写到了哪些人?(四邻、路过的人称赞,妻子很高兴;孩子逗她玩;作者的遐想。)
(3)夏丏尊先生通过不同人的做法、态度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这种方法真不错,我们也来试试看,怎样?课文中写道: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想想看,谁会呼唤猫?他和妻子、他的儿子、女儿会怎样呼唤这只猫,听到这,我感受到了咱们班同学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齐读)
师:今天老师特别想表扬大家,不光会读,而且还会想象画面,特别是刚才模拟情境的时候,每个人的风格都是不同的,看来我们真的很喜欢猫。现在,让我们一起想象着画面再读这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
(4)交流。
过渡:这只古怪的猫有时温柔可亲,有时又一声不出,有时什么都怕,有时又勇猛,满月的小猫是那么淘气,作者会怎样写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设计。
1.打开习字册,正确书写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学们可以尝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13 猫
古怪 淘气
(猫) (小猫)
说它……吧,它的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