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教育理论基础》这本书,不知不觉中这些原本有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让我产生了共鸣,也为我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书上提到的“老师要关心关爱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要有共情能力。”让我深有感触。由于孩子们之间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很多学生作业完成的进度也是大有不同。这个学期,我根据孩子们的现状,给部分需要帮助的学生配了一个“小老师”,可以监督他们改正好作业,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小问题。这些“小老师”们很是积极主动,那些学困生也很乐意去向他们讨教。前几天下午,一个“小老师”和我说了心里的悄悄话,她说现在才感受到老师的心情,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在她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也很无奈、生气,一次又一次地纠正,却还是不能通过。不过,她还是没有放弃,依然会帮助他们。
听了她的话,我感到很欣慰,心里暖暖的。在她变身成为“小老师”后,她就和我统一战线了,也能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与不易。这样的变化是我意料之外的惊喜,让我动容。同时,也让我在反思自己,我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能不能为他们多换位思考。
我想: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定会让我更加从容地面对学生,也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让教育教学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