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读后感(二)
发布时间:2021-02-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顾鹏

《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用她独特的视角,真实的案例,以及朴素的情怀,让我对文体教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文体教学”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课例。从书中我了解到“文体有别,教法各异”,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设计往往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强化文体意识,另外,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不能以本教本,要正确解读文本,要有大语文观。

周教授对文体教学的一些看法也引发了我对阅读教学的思考。比如:读课,学生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语文课,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课外阅读,学生不知道积累什么,如何积累?等诸多问题。那么,在部编版教材背景下,有该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呢?

与老教师探讨后,我生发了创建阅读共同体的想法,即生生互读,师生共读,家长促读。另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尤为重要。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方式。首先,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个小组,每个组围绕一个大的阅读主题再制定出本组的阅读主题。其次,提供自由的展示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在交流与展示中情感进行碰撞与交融,并且引导学生互评自评,多元性评价,在评价中学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从而提升阅读水平。最后,通过“我的书卡秀”活动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毎周自选主题进行主题式阅读,读后制作主题读书卡,并在小组间互秀互评,逐步引导学生从中学会肯定自己的阅读成果,从而通过主题阅读的方式爱上阅读。

在主题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阅读技巧,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将学讲课堂的“自主先学,合作探究”落到实处,同时,主题阅读可以有效的把同一类文体的文章进行整合,从而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能力,并自然渗透问题意识,从而逐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文无体不立”,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文体知识都是绕不开的基础。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潜心研读课文,强化文体意识,充分关注学情,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落脚点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