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总会发现有那么一部分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是拖拖拉拉,等到放学才开始补做,有的干脆不做,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们不能放弃,要找出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不爱做作业的原因,主观原因是学生自觉性差,比较懒惰,畏难情绪较重;客观原因是家长或是老师监管不力。
不管哪种原因都足以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帮助这些不做作业学生呢?
如果碰到学生偶尔不交作业,了解一下没做作业的原因,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如果只是一次遗忘的话,还是给予宽容。我会示意他补上即可;但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性地不交作业,那就要注意了。第一,询问没有交作业的因;第二,就是对症下药。
1.培养兴趣法。教时要注意引起孩子的学习的兴趣,选择一些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学或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创设情境,引起孩子的求知欲。
2.集体监督法。面对经常不做作业的学生,我让班干部或者同桌负责监督提醒,让他们按时完成,如果有违反就采用扣星的方法,再有不听从同学劝告的,就让他中午再老师的监督下完成。
针对学生不做作业的情况,我觉得我们老师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
1.明是非,哪些事是学生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其中包括在班级中要营造一种“以做作业为荣”的舆论氛围,做作业是学生必须做到的,对于那些不做作业的情况,学生都要自觉地加以抵制,因为是不对的。
2.榜样示范,对于班级中完成作业的质量好的同学,贴到墙上让其他孩子欣赏并学习,增强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
3.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与家长有效沟通。
4.对长期不做作业又不听从劝告的学生,也不要放弃,有时候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分层布置作业,分等级对待。
尝试过这些方法后,班级的作业情况比期初有了较大提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