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读完这本《孩子的心灵》,所受启发很大。
《孩子的心灵》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引进出版,作者山中康裕,译者穆旭明。作者山中康裕是拥有10多年经验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全书集合了9个孩子的心理分析和治疗过程。箱庭疗法、绘画疗法、照片疗法、信件疗法……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被用在了9个不同的孩子身上,他们中有人在外从不开口说话、有人做噩梦、有人像暴力少年、有人拒绝上学……每个孩子的问题都很独特,作为治疗师的山中康裕先生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完全开放的同理心,与孩子们建立起深度信任的关系并最终治愈了他们。就诊过程详实记录在这本书里,从初次见面到最终被治愈,有人用了一年多,有人仅用了一次时间。
在本书的后记里,山中康裕教授回忆着自己的童年:小学生自己上学、放学,之后会和小伙伴们玩耍,直到天黑才回家,甚至可以在小伙伴家住上一晚。
而现在的孩子们呢?
拥挤的街道让父母们不敢放手,时不时的霸凌事件,更让父母们如履薄冰。
教授说,他们那个时代的孩子处于“开放”状态,而现在的孩子处于“封闭”状态。但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不变,现在孩子面对更为复杂的生存环境,他呼吁成年人(父母、老师等)更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灵。试着让自己回到童年,给孩子们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去发展。
这本书整体读下来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学术用语相对较少,绝大部分内容是治疗过程的描述。但无论什么样理论,启发或者有效的部分都是运用到生活中那一份。作为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弗洛伊德、荣格等的心理学理论并不了解,但站到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孩子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