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3
再次翻开《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使我有了一番新的感悟。我觉得书中不仅仅是作者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更多的是在倡导我们要尊重爱护每一个孩子。
巴学院最美妙之处是教导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爱人爱己,小林校长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如何尊重自己爱自己呢?那就是通过实现别人对孩子的尊重,让他自己赢得信心和自尊。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运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在书中有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长为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后来这个男孩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够沟通,而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巴学院俨然是一个教育的理想园,小林宗作校长对幼儿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角色。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对于班里调皮捣蛋的孩子,我应该对他们有包容心,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我也应该给予他们尊重和爱护。我们的价值,就在于要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院、记住了小林校长、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也让我读出了怎样去教育一个孩子,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