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后感二
罗明亮老师在提到“数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中,阐释了自己的看法。一是需要讲道理的课堂:结合数学知识的本质、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数学课堂教育的理念,我们呼唤一个合理的课堂。二是构建讲道理的课堂教师应该做到:名数理、知教理、行道理。
英国学者欧内斯特说过:“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研究并不在于寻找最好的教学管理方式,而在于明白学习数学是什么。”数学是人类不断创造和发明的、是不会终结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道理,体会数学的价值。同时,数学教育必须面对所有的学生,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记住一些数据和公式,而是为了如何利用数学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提升数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数学教育要达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达到不同的发展”。不应以应试教育来左右数学课堂,而应提倡“对话式”的课堂,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到知识“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起主导作用,数学教师必须明数理、知教理、行道理。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还必须能阐明其中的道理,为什么要认识它?它是怎样产生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什么样的数学取决于教师对数学的理解。尤其是对概念、公式、定理,不能死记硬背,要明白其来龙去脉和知识的串联,对数量之间的关系要建立整体认知,正确把握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其次是掌握和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应思考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合理选择,以提高效率。教学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我们一般的路线是“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要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感知到理解、从巩固到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进行。数学教师要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把握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