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的激发理解为“从无到有”,学习动机的培养理解为“从有到优”。
怎样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呢?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我们课堂导入部分的设计上。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成功的教学应该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不只是一道程序,它的作用非常大,其实有太多学生上课时是不听课的,基本就是放空的状态,只有引起他们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听得进、记得牢,才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合适的目标。最好是学生自己设置的,个体通常会为此付出更多努力。小到每次的默写、上课的举手发言次数、作业的优星次数,大到考试成绩。老师也应当检查学生有没有完成目标,进行一周一次的检查与奖励。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平时任务简单的话,使学生紧张一点,任务难度偏高的时候,则应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动机水平降低一些。
4、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明确才能使学生形成有动机效应的努力归因;及时才能避免学生持续犯错;经常才能使学生付出最大努力。这方面最基础的就是作业的及时批改,课作家作有任何问题都要抓紧课余时间单独指正,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总结。还有一个就是观察学生上课状态,学生的状态好坏比较明显,及时沟通鼓励,去掉学生的惰性。
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我们班的学生比较的幼稚,对学习的兴趣不强,但对奖励很敏感,我个人采用的是默写全对奖励一颗糖,收到的效果比较好,默写全对人数从十几人提高到了二十几人。之后我准备默写的时候再降低一下词语难度,让更多的比较差的学生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
7、有效运用表扬。针对具体行为表扬,在表扬的时候要有意识强调学生的哪个行为是好的、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