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网络培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淮安市人民小学的胡全会老师的《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胡老师在这堂课基本完全把课堂给了学生,她只负责给予主题,学生主导过程,围绕课堂主题,积极参与,深度学习,获得知识。
胡老师开始以圣诞节圣诞老人带来的图形,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的已有经验来研究圆柱和圆锥。在研究圆柱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研究圆柱,然后一起探讨学习结果,过程老师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的话语更具有规范性。同时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不同圆柱高的不同称呼,比如硬币的高叫做厚,让学生的知识点不仅局限于课本,还能延伸于生活,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在圆锥的研究过程中,这位老师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自己叙述,一起认识圆锥,之后进行圆柱与圆锥的比较,不是老师自己总结,是学生总结,老师板书,整个研究过程,老师只负责引导,学生负责输出和创新,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后面的在练习部分,比如长方形得到的图形,累硬币之后的发现等,胡老师只负责提问,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去研究,在遇到错误资源,学生自己发现并纠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旋转三角形获得的图形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有小组只有两种形式的旋转,胡老师没有直接去进行点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评价该小组的学习结果,从而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所以这堂课基本就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所获得的成功,学生记忆更深刻,学得更加地丰富而扎实,深度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