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多一些赞美和肯定 --陈翠华
发布时间:2020-10-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翠华

给孩子多一些赞美和肯定

何权峰《格局》读书笔记

摘抄:

1.自我首先是来自别人的看法,其次是自己内在的主观认定,但这认定往往也受别人的影响,

2.你很可能也有同样的经验,就是在那些不设防的时刻,某个人出其不意的一句伤害或赞赏的话,被你接受成为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3.假如你有个老爱批评、贬低你的亲友、师长、老板或男/女朋友,不用多久,你可能就会开始透过他们的眼睛来看自己,然后真的表现得如他们所说的一样。

 

反思: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孩子作为认知能力有限的一个群体,他们对自我的评价主要是来自于别人。我女儿吃饭一直是一件困扰全家人的事情,后来我读了郑渊洁《十二生肖之小牛学吃饭》才知道,是大人不停地否定导致她最终走向了挑食不好好吃饭:吃饭太慢了,她不爱吃饭就喝粥吧……渐渐地,她真的变成这样了。记得一岁半左右刚会自己用勺子的时候,她什么都吃,吃得也挺快的,可为什么越大反而吃得越慢呢?也许就是在某一天,她心里接受了家人的这种评价,她对自己的期待也就改变了。

作为老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我们所期待的是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之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下我们既要上好每一堂课,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孩子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塑造完善的人格。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作为老师如果不能让孩子改掉缺点,那绝对不能放大这些缺点。或许换种表达方式,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多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多强化他们的优点,孩子们也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尽量不要给孩子贴任何不好的标签,其实这个标签就是在提醒他,他就是这样的一类人,慢慢地,别人的评价就形成了他自己的主观评价。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