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面管教有感---徐晓琳
发布时间:2020-10-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晓琳

读正面管教有感

最近我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书中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一个人的自律性来自于他的自尊水平”。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自律的压力,都有挣扎和困惑,不断地寻找一些敦促自己作出习惯的方法,但是大多数人可能未曾探究过不自律的心理根源。不够自尊,意味着不相信自己有主动权,有控制权,能做得了主,概括起来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到。而不够自律就是心理上的我做不到翻译成了行为上的我做不到。到了与人发生交集的环节,就是不靠谱。回想一下,当你小时候犯错了,后果是什么?呵斥?辱骂?挨打?那么这些严厉的惩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我没有自主权,我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取悦父母,要么闹。说到这,恐怕有人要把生活里的烂摊子怪到父母头上了。但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你的自尊。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孩子的自尊。书中也告诉了我们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譬如:称赞孩子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觉得事情做好了只是为了父母满意,而要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父母应该作为孩子的导游,更好的去引领,帮助,而不是做孩子的主人,同时教师亦是如此。

另外书中还提到比关爱和赞赏的话语更有力量的是那些能教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的体验。学步期的孩子冒着摔跤的风险学走路,迈出了她的头几步,这时候任何赞扬都无法代替她此刻的成就感。我家孩子经常会说:“让我来好吗?我会的。”每当听到这句话,我都会从惯性思维中跳出来,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还给孩子,因为这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机会。一岁不到时,我试着让孩子自己吃辅食,后来她很快学会了自己使用勺子和叉子。两岁时她自己学了握筷子,握筷子这件事并不是刻意让她学的,是她自己观察我们吃饭,进而调整自己的手法学来的。所以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抓住孩子的关键期,相信他们能行,给他们不断尝试锻炼的机会,让她自己相信自己能行比任何赞赏都重要。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