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李倩)
《给教师的建议》中,一个个鲜明的实例、体会和经验就像一本教育的宝典,用娓娓道来的语言诉说着教育的智慧。
兴趣看似是一个我们熟知的词汇,其实如何激发兴趣也是一门学问,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指出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持有的态度。简言之,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来源于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和进行教材分析时,要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和兴趣点,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时,除了考虑绝大部分的学生,也要考虑对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在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导入部分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感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兴趣点和延续和拓展,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的渴望和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让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的力量,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通过让学生掌握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以此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实现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尤其对那些爱捣乱、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之所以对学习丧失兴趣,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没有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实践教育中,对于这部分学生,应该帮助和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实践中获得成功和喜悦,从而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真正的快乐。